地方快报
鄂尔多斯:滨青“盐”与社区“双向奔赴” 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乐章
2025-04-18 09:58:53  来源:央视网

当“Z世代”遇上“新社区”,会碰撞出怎样的治理火花?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滨河路社区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将新时代文明理念融入基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志愿者,用“滨青盐”品牌书写了答案:累计发起志愿服务项目11个,惠及居民4000余人次。这支以“盐”为名的青春力量,正以“入味”的暖心服务,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

青年“主厨”,烹出志愿“招牌菜”

“社区像口大锅,志愿服务要像撒盐一样均匀渗透。”“80后”志愿者王小丽这样形容他们的工作逻辑。针对社区人员年龄分布特点,“滨青盐”团队推出分层服务“菜单”。“暖心守候”助老行动:为行动不便及独居老人组建“敲门小队”提供上门帮办代办、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暖心共育”儿童关爱:每年寒暑假开设公益课堂,开设“非遗制作”、“科技小手工”等创意活动,用“兴趣志愿”解决“托管真空”;“暖心养生”关爱健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有智慧养生馆、健康驿站,为辖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体检屋,每周三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免费量血压、非线性分析健康预警监测,并且为65周岁以上老年提供一周一次的免费艾灸。

“过去觉得志愿服务就是扫大街,现在发现能像游戏通关一样解锁社区需求。”“90后”志愿者刘玲霞说。

志愿者可以根据志愿服务时长累计积分,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服务积分超市里兑换各种小礼品,极大增加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社区朋友圈”加料,熬制治理“高汤”

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霞坦言,曾经的志愿服务存在资源整合难、持续发展难、精准触达难,而如今通过社会组织接单、社工协会接单、社会企业供能等“社圈联动”机制,构建起闭环生态。

首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先锋志愿宣讲团”,引入律师事务所、家庭教育讲师团队等专业力量,开展法律普及咨询、惠民政策解读等活动16场,覆盖群众800余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次,引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开办“银发学堂”,为老年人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最后,社区与联建单位签订“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合”结对共建协议书,在社区发展规划、基础设施、服务群众等方面协调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互助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盐值”转化,涵养社区“新生态”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滨青盐”志愿服务队积极打造智能化志愿服务平台。在需求收集环节,居民只需通过“问卷星”,即可便捷地提交自己的服务需求。志愿者接收任务,反馈服务进展,实现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无缝对接。

此外,为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滨青盐”志愿服务队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除了传统的荣誉表彰、积分兑换礼品等方式外,还与社区周边商家合作,为志愿者提供专属的消费优惠,让志愿者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回馈。对于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社区优先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机会,帮助志愿者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滨青盐”志愿服务队凭借创新的理念、扎实的行动,在社区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下一步,滨河路社区将持续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通过扩大志愿队伍、创新服务形式、打造特色项目,让文明实践站真正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文明加油站”。

https://local.cctv.com/2025/04/17/ARTIStiyi8o9W0fUONPktufx250417.shtml?spm=C84918.PqvzMCO0QQvU.Eq5PG7t8Thea.25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