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快报
厦门启动“踏寻厦门红色足迹”活动 传承革命精神
2021-03-01 08:42:15  来源: 厦门文明网

早春的清晨,厦门大学,太阳暖暖地照着囊萤楼。9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陈炳三早早站在楼前,等候一群特殊客人的到来。由厦门市委宣传部指导,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厦门日报社合作推出“踏寻厦门红色足迹”系列活动的第一站,日前走进厦门大学。

小记者们参观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记者林铭鸿摄

“快看,这就是囊萤楼。”从厦大西校门进入,左手边一幢白墙红瓦的三层小楼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他们停下脚步,拿出手机频频拍照。正是这幢不起眼的小楼,光耀了福建的革命史册:1926年2月,罗扬才、罗秋天、李觉民三位共产党员,热血激昂,在囊萤楼一楼宿舍内举行秘密会议,宣告了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诞生。

2003年7月,厦大在囊萤楼二楼新辟“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暨罗扬才烈士纪念室”。为扩大展区,2016年,展品被搬到隔壁同安楼的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内。如今的囊萤楼,由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这里办公,继续播撒着红色基因的种子。

看到小记者们,陈炳三笑着迎上前。退休前,他曾任厦大高教所党支部书记,在囊萤楼办公,专门研究过厦大革命史,对这幢楼别有一份深情。他带着大小记者来到厦大革命史展览馆参观,一同探寻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背后的故事。

厦大革命史展览馆共六个展厅,分“八闽革命摇篮”“坚持红旗不倒”“抗日救亡基地”“东南民主堡垒”四个部分,展示了从1921年至1950年厦大师生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加强党团建设的史实。这是一个满载红色记忆的展馆,当年厦大革命人用过的物品、写过的文字、留存的图片,以文物、档案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小记者们的眼前。

学生讲解员冉敏讲解时,陈炳三也很用心在听,随时做些补充说明。小记者们边看边听边记,全身心投入其中,仿佛穿越到那个满目疮痍的年代,感受到敌我斗争的残酷和革命先烈忧国忧民之志。

近一个小时的参观,让小记者们感触颇深: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自立自强,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陈爷爷,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建立后,具体组织了哪些重要活动?”“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为什么会选址厦大?”“您在研究这段历史时是不是查阅了很多资料?”……参观后,小记者们好奇地不断提问,陈炳三耐心地一一回答。

展览馆数百米外是厦大烈士陵园,矗立着罗扬才烈士的塑像。小记者们前来瞻仰,在塑像前肃立、静默,表达对罗扬才烈士最崇高的敬意。“作为新一代,我们要把革命先烈的奋斗奉献铭记于心,更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薪火相传。”一个上午的短暂寻访,让小记者们的内心激情澎湃。

囊萤楼现状 记者林铭鸿摄

囊萤楼旧影 (资料图)

高校的“红色火种” 点燃一代代厦大人报国激情

今年是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作为一所与中国共产党同一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时刻诞生的高等学府,厦大汇聚了一批又一批以爱国报国为己任的优秀青年,其中许多人选择信仰共产主义。他们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囊萤,喻指日夜苦读。在囊萤楼成立的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苦研马克思主义,寻找救国之道,点起的红色火星渐成革命火炬,如星火燎原,燃遍了闽南、闽西地区,厦门乃至福建的现代革命史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如今,理想信念的火种仍在厦门大学这片热土上熊熊燃烧。今日的厦大学子立下鸿鹄之志,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人生信念。

全省第一个党支部在厦大成立

许多人都很好奇: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为何会在厦门大学诞生?

陈炳三说:“一方面是因为厦大有孕育红色文化的土壤。” 厦大建校还不到一个月,哲学教师朱稳青博士就在校园内发起纪念国际劳动节活动,并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1923年,厦大开设“社会学”课程,有专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福建省传播与研习马克思主义的开端,也为厦门建立共产主义组织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厦大一位进步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陈炳三说的这位进步学生,就是罗扬才。

罗扬才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早年跟着叔叔到漳州。1921年3月,罗扬才转入集美学校师范部。1924年,罗扬才考入厦大预科,逐渐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开始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1925年升入厦大教育学本科。根据史料,罗扬才在厦门岛内成立“闽南文化促进社”,还办了工人夜校,介绍马克思主义。

1925年11月,罗扬才作为厦门学生联合会代表到广州,参加两广地区大学生代表会,被批准入党,成为厦门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

1926年1月,国民党厦门市党部代表李觉民,也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帮助厦门尽快建立党组织,后来中共广东区委调派广东大学学生党员罗秋天转学厦门大学。这样,厦门地区有了3名共产党员,具备条件,成立了厦大党支部,罗扬才任支部书记。

厦大学生在革命史展览馆上“第一课”

每年,厦门大学都会组织新生到厦大革命史展览馆参观,以党史党情现场教学为他们上好 “第一课”。

为小记者作讲解的冉敏,去年考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刚入校时聆听完“第一课”颇为震撼。于是,她报名加入囊萤之光研习社,成为展览馆的一名讲解员。每次讲解完,冉敏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她希望借由自己的讲解,将厦大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和冉敏一样承担展馆讲解工作的,全校还有24名学生,都是囊萤之光研习社的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谢诗桐,是囊萤之光研习社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研习社成立于2014年,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革命史展览馆成立后,研习社又承担了招聘、培训学生当讲解员的任务。

这些年,不仅是校内师生,越来越多的校外单位和个人也选择厦大革命史展览馆作为党史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领导、革命先烈家属、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人员、高校师生、中小学生、普通游客,每天都有人走进这块“红色宝地”。

2019年7月,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扬才计划”全面启动,由全校33个学院(研究院)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重点培养的党员学生骨干组成了“扬才先锋党支部”,在校内、在社会上更好地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

风云隐入历史,时代隆隆向前。厦门大学将学生教育和发扬革命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让一届又一届的厦大学子沐浴在红色革命精神之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