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湖北省“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调研组到汉阳开展专项调研
2020-09-03 09:26:21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9月2日讯(记者向清顺 通讯员李浩 实习生徐童)9月1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课题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有关专家组成的调研团队,专程来到汉阳区琴断口街道七里一村社区,开展湖北省“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调研。省、市民政部门有关领导陪同,区民政局、街道、辖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代表参与座谈。

调研组此行以落地汉阳区的4个“阿里”公益项目为重点,走访了解汉阳区“五社联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项目实施及社区治理情况。

“欢迎大家莅临汉阳区七里一村社区,我社区位于琴断口街道中心地段,属于老龄化无物业社区,共有3000户、居民8642人,现有登记在册志愿者1510人……”孙书记热情地向来访人员介绍七里一村社区基本情况,及“红牛、红喇叭、红手套”为代表的社区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培育发展情况。调研组一行沿途参观了社区志愿服务站、社区公益积分兑换展柜、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等社区治理实践阵地。在社区志愿服务站,当班志愿者刘阿姨说明了志愿者团队的主要服务内容、团队构成、自治与自管模式、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日常便民服务等,并介绍了疫情至今参与社区封控管理的服务情况。

座谈会上,琴断口街有关领导详细介绍了多年来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的阵地打造、资金扶持、资源链接等方面工作情况。并表态将结合“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省志愿服务创新试点”“市‘五社联动’示范点”“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等重点工作内容,继续加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力度,积极培养红色头雁,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围绕垃圾分类、应急救援、心理疏导等专业领域开展接地气的社会服务工作。同时,进一步动员社区、社工机构、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共建单位,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通过“公益银行”、慈善冠名基金平台,筹集善款、爱心物资和便民服务资源,推进社区治理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都是高龄老人属于高危人群,但我们也是一名党员,我们必须为人民服务”“我们就想发挥余热,帮助了别人也富足了自己”“很多志愿者的积分是赠送给困难邻居,这也是一种志愿”“不要居民群众的一针一线,我们做的就是志愿服务,打铁就要自身硬,只有这样队伍才带得好”,志愿者骨干代表两位老人进行了铮铮有力的分享,充分展现了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大家都为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和行动而感动,触及内心深处,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达敬意。

社区社工机构代表从具体服务项目与专业服务角度,分享了社会组织参与“五社联动”的具体工作。2019年,春晓社工在七里一村社区落地了垃圾分类和优化营商环境项目,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及志愿者,通过专业工作手法增能赋权及建立服务公约,让志愿队伍常态化助人自助。牧笛社工立足四新街生态新城的区域优势,以“盘活闲置资源”为突破口,以“共享1小时”理念为着手点,整合辖区在地资源,发挥“五社联动”实效,链接到37万元的爱心捐赠和一间“无人超市”的场地使用权,有力支撑“公益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服务;2020年,博雅社工“阿里”公益项目落地至今,组建“五社一心”综合服务团队、落实“四个一”举措,通过整合辖区资源为社区新冠康复者、特殊困难群体、老年人开展个案及小组服务,帮助服务对象适应社区和社会生活。零距离社工现运营两个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平台,本着理念、服务、资源的融合模式,实现横向——人财物连接、纵向——“区-街-社”统筹,促进资源引进、资金扶持、可持续发展,推进“五社联动”实践落地。

调研组专家现场提出“社区如何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志愿者老龄化和同质性突出、下沉党员队伍具体能做什么”、“社会组织如何发掘和培育骨干志愿者、如何对志愿者及团队进行增权赋能、如何实现与爱心商家的公益与共赢”、“区街层面突破传统的公益银行服务、实现兑换的持久性、全街乃至全区通存通兑”等问题,入会人员现场交流探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分享。专家组充分肯定汉阳区社会工作和社区治理方面的做法,认为工作基础良好、成效明显,并希望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五社联动”服务,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汉阳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治理工作,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到社区治理全过程。以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全区联动,形成合力,有效推进。同时,全面建设“区-街-社”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发挥服务联动优势,有效整合资源,积极将“五社联动”与社区基层治理相结合。下一步,将根据地域、人口、环境等因素,针对部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总结先进经验,探索服务方法,开展个性化服务,力争补齐短板,做好社区“最后一公里”的为民服务。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