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科学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文明实践创新路 春风化雨润心田
2020-05-11 09:36:34  来源:金昌日报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新安村,平坦的乡村道路、宽敞的文化广场、整齐的新村院落映入眼帘。农田里,农民们正种下一年新的希望;村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在健身器材上嬉戏玩耍……新安村的春天里,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新安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如春风化雨,广润百姓心田。

“大喇叭”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村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准时收听新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半小时,我是播音员贾永清,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村庄清洁及厕所改造工作的相关要求和进展……”4月15日9时30分,在温暖又柔和的音乐伴奏下,新安村的“大喇叭”准时传来熟悉又亲切的声音,村民们驻足聆听,不时讨论。这是一年多来,新安村每天定时上演的一幕。

图为严晓琴在村广播站播音。(摄影:文星乃)

“在农村人员居住高度分散、在家多为老弱妇幼的情况下,广播具有传播快、受众全等优势,是政策宣传、信息传播、应急处置的好载体。”新安村党支部书记严晓琴说,为让广播这一“老器材”焕发新生命,从去年4月起,该村积极协调,利用新安村原有的广播设备,配备了新的输出音频,搭建起新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站,覆盖全村4个村民小组778人。同时,由严晓琴、新安村社区主任贾永清担任播音管理员,负责监督和协调广播线路、设备维护和播出内容,确保广播系统正常运行。

喇叭响起来了,该怎么真正服务好村民?新安村成为全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喇叭”刚恢复时,喇叭里播放的是什么?有没有人乐意听?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站最关切的事情。

新安村村干部挨家敲开群众的门,了解大家关心的事,听大家的知心话,将上级政策和群众需求相结合,撰写出一篇篇具有“新安味道”的广播稿。随着“大喇叭”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思想通了,心气顺了,积极配合村上各项工作,新安村一跃成为乡风文明先进典型。现在,村上的广播站被广大村民亲切地称为“广播半小时”“村书记的小喇叭”。

“孝善矩阵”助推乡风文明

“何姨,这240元是您这个月的孝善基金!”近日,新安村村干部将孝善基金送到78岁的村民何桂兰手中,老人接过钱,签上字,笑得合不拢嘴。

发放孝善基金是新安村开展的孝善养老活动的一项举措。具体来讲就是将孝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倡导社会行善积德献爱心,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养老扶贫事业。按照“子女尽孝、家庭为主、村民自治、政府引导、社会善助”的原则,探索设立“孝善基金”,成立孝善基金理事会,全村70岁以上老人由其子女根据个人意愿为其缴纳赡养费,“孝善基金”按不低于10%的标准进行补贴,由“孝善基金”理事会按月将赡养费连同补贴资金一并发放给老人(比如子女缴纳基础赡养费200元,“孝善基金”最少补贴20元,老人至少领到220元),开启了农村“子女自愿交纳赡养费+财政补贴+帮扶单位资助+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助+‘文明股’奖惩”的孝善养老新模式。

新安村还通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了“给婆婆梳一次头、给婆婆一个拥抱、给婆婆买一件衣服、给婆婆洗一次脚、给婆婆喂一口饭”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用平凡故事讲述有德有礼的良好家风,引导农户积极建设新时代家庭孝善文化,以家庭文明推动乡风文明,以群众易懂易接受的形式传承孝善新风。

“道德积分”促乡风文明

“帮助老人洗衣物,一次加5分;帮助老人代买药物加5分。”这是新安村《村民道德积分细则》中的两项。

新安村通过对积分评定的“星级”农户家庭进行表彰,引导村民规范道德行为,培育和谐文明村风民风。3月28日,新安村向村民公布了第一季度积分考核。

《细则》采取反向扣分和正向加分对村民进行“道德监测”,为每个家庭建立“道德积分”台账。围绕“环境卫生、乐于奉献、孝老爱亲、诚实守信、遵纪守法、邻里和睦、勤劳节俭、自强发展”等考评内容,逐一明确赋分标准,将善举美德、好人好事和失德、失范、失信的行为量化积分,半年进行一次汇总评比。《细则》分三部分,除了“积分方法”“扣分细则”,值得注意的还有“激励加分细则”。这些激励措施有效促进了村民参与热情。

“这一举措让村民道德行为建设有了‘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严晓琴介绍,新安村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新安村《村民失德行为告诫约谈制度》。该制度规定,村民如有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不缴纳垃圾处理费、不孝敬父母、破坏公共设施等10项失德行为,本村道德评议会成员、村组干部及其重要亲属会给予告诫约谈。根据失德情况的不同,采取提醒约谈、警告约谈、曝光等5种不同的告诫方式对其进行告诫,督促失德者及时纠正自身问题。

实行村民道德积分评分制度以后,新安村广大村民的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村民参与集体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高了,每家每户都能够自觉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能够主动孝敬老人、关爱村内弱势群体。村庄环境变美了,人们的心态、思想、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 文星乃)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