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足石刻编年史》在渝发布 填补大足石刻历史研究空白
图为修复后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 罗国家 摄中新网重庆3月10日电 (记者刘相琳)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10日举行《大足石刻编年史》首发。该书填补了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历史研究中的空白区域。大足石刻由此成为
2021-03-11 10:21 -
文物“牛”事:回落凡间的神器
子鼠摇头摆尾去,丑牛奋鞭疾蹄来。在我国传统文化里,牛象征着敦厚温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便是从不同侧面对其的绝佳描述。国人对牛充满敬意与好感:它孔武有力却不恃强凌弱,任劳任怨耕作不辍,从某种程
2021-03-11 08:37 -
百余件汉唐乐舞文物在郑州展出
3月8日,参观者在太平有象——汉唐乐舞展上拍摄展品。3月8日,太平有象——汉唐乐舞展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展,共有100多件汉唐时期乐舞陶器展出,生动呈现汉唐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新华社记者李安 摄
2021-03-10 09:06 -
“太阳花”“绣”出好日子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盘绣园内摆放的太阳花装饰画(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央秀达珍 摄土族绣娘索英梅在绣太阳花(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央秀达珍 摄
2021-03-09 09:37 -
青铜器里的“神仙姐姐”:历代文物展示古代女性品格
出土于山西闻喜的窃曲纹匜。山西青铜博物馆供图中新网太原3月7日电 (记者胡健)中国历代与女性相关的青铜器7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那些千百年前发生在神仙姐姐身上的故事,时至今日依旧光彩照人。当日,山西青
2021-03-09 09:12 -
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像
我国自主研制的50毫米白光日冕仪近日成功观测到内日冕,并获得了白光日冕像。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成光球、色球、日冕三大层次。日冕是最外层结构,很难被观测到,原因在于日冕的物质密度稀薄,亮度比太阳圆面
2021-03-05 11:31 -
敦煌莫高窟唐代书法真迹东莞展出
图为展出的敦煌莫高窟唐代书法真迹 李纯 摄中新网东莞3月3日电 (李映民李纯)丝路遗珍——敦煌历史文物选粹展3日在广东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开展。展览共展出汉简、西汉的麻纸、丝绸,唐代书法真迹等61件(套)精品
2021-03-05 10:03 -
专家解读2021北京高考命题新变化 备考刷题有窍门
3月1日晚,在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教育面对面》2021北京高招直播咨询节目中,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姚守梅提出,2021年北京高考命题将保持稳中求进的趋势,以能力立意为基础、强化素
2021-03-04 11:37 -
全球首家大熊猫主题互动体验专题博物馆开馆
3月3日,在成都大熊猫博物馆,一名小学生通过互动装置了解熊猫身体结构。3月3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打造的全球首家以大熊猫为主题的互动体验专题博物馆——成都大熊猫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建筑面积7179平方
2021-03-04 11:36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放元宵节夜场供游客游览
2021年2月26日,北京,观众正在观赏博物馆中的展品。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特别开放夜场供民众观赏游览,当晚穿中国传统服饰的观众,均可携带一位亲友共同免费入馆。2021年2月26日,北京
2021-03-03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