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从“援物”到“援人”:“雪域江南”诞生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1-01-11 08:53: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医生在演示手术操作 陈骥旻 摄

中新网林芝1月9日电 题:从“援物”到“援人”:“雪域江南”诞生带不走的医疗队

作者 蔡敏婕

在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的介入手术室里,心内科医生普布扎西为一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这项手术对于林芝市是实现‘由无到有’的过程,以急性心梗为例,此前对于急性心梗只能进行保守治疗,这样带来很多不足,包括患者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窗口,有些患者还需要到内地其他城市就医,家庭也因此背上沉重负担,如今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抢救成功,最快只需要18分钟”。

记者近日走访素有“雪域江南”之称的林芝的医疗机构,发现林芝市正在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其中,经过50多年的发展,林芝市人民医院已从一个门诊部发展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王晟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医生,也是广东省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队长,挂职林芝市人民医院院长。他称,林芝市人民医院实现心血管诊疗全覆盖;取得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完成初级脑卒中中心建设等,一些在外地就医的患者纷纷返回治疗。

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医生在演示手术操作 陈骥旻 摄

想要提高林芝市医疗的整体水平,不能局限于“援物”式配备手术器械和条件,必须要从根上“治”起,打造出一支属于林芝的先进医疗队伍。

广东官方开展“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5年来,选派数百名医护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帮扶林芝卫生健康系统,如藏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等,结合林芝医疗实际,针对医务人员技术不过硬、科室不健全、硬件不完善等问题,引入先进管理方法、技能和理念,增强现代医院管理能力,救治了一批原来无法救治或需要转院救治的民众。

“经过前几批医疗队员的帮扶,医院医疗水平进步很大,当地民众的就医意识也获得提高。”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危产科的护师万静,主要负责协助林芝市建设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经过对当地孕产妇救治水平的了解,万静表示将从重症产妇护理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当地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宣讲,并把孕产妇救治的护理流程细节和规范系统化,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观察能力,此外还会对当地孕产妇的日常作息和母乳喂养知识进行宣传。

“‘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是我当初来的时候要思考的问题。”今年29岁的王春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他在林芝负责提升当地重症护理能力,未来将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理论培训,例如对抢救中心的用品核对步骤等方面进行规范。

王晟称,该院医生已可单独完成妇科肿瘤手术、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腹膜透析术等,多个领域实现“零”突破。

广东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珠海工作组推进米林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医疗仪器设备完善等工作,通过集中授课、师徒带教、跟班学习、远程教学等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医疗团队。通过师带徒,培养内科、外科等10个专业骨干人才37人。

波密县位于林芝市东南部,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频发,民众就医路途遥远。以往遇到急危重症,从波密县城到林芝市人民医院最少要4个半小时,建立全县急救医疗体系迫在眉睫。

广东省援藏工作队广州援藏工作组为波密县购买医疗设备和配备救护车外,还推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波密县人民医院合作,从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进行帮扶,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波密县人民医院先后派出3位本地医疗人员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CT操作及诊断技术,目前3名医疗人员均能独立开展工作,为当地创伤救治提供保障。

王晟介绍,援藏专家通过多种帮扶带教方式,加强对本地医务人员的培养,目前林芝市人民医院已培养高级职称学科带头人26名;将进一步探索师带徒、研究生教育等,与大学建立稳定的培训机制;提升本地人才的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带领本地学员申报科研课题,建立科学研究素养。

截至目前,林芝市2015年至2019年,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从4.5增至5.82,本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14人。(完)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