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宜春靖安:以“河”为贵 水清岸绿百姓富
2022-07-06 09:55:20  来源:江西日报

有一种责任叫河长,有一种生活叫靖安。

继获评全国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2021年度江西省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位列第一之后,6月20日,宜春市靖安县又推出一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举措,将璪都镇港背村长约3公里的河道水域经营权(使用权)挂牌并交易成功,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地处九岭之巅、潦水之源的靖安县,滨水而生。境内北潦河、北河蜿蜒流淌,穿越森林覆盖率达84.1%的靖安西东。正是靖安的河长制,让这个山水画意之地,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以“河”为贵。

清水悠长 河湖环境持续向好

靖安作为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之一,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各级河长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实现了河湖“水中有鱼,岸上有绿,绿中有景,人水相亲”。数据显示,靖安县河流断面水质常规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功能区相关标准,达标率为100%。今年前5个月,靖安县水质综合指数2.5006,排名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骄人成绩是各级河长担当作为、社会各界合力护水的成果。目前,靖安县有“认领河长”128名,日常管护职责落实到河长肩上。

巡查河道,排查污染隐患……无论日晒雨淋,在北潦河双溪镇大桥村段,土生土长的“认领河长”甘立林,每天雷打不动巡河。58岁的他,见证了1.5公里河段由清变浊,再由浊变清的全过程。

北潦河大桥村段过去因两岸村民倾倒生活垃圾和排放污水,一度成为人们眼中的黑臭河流。为此,甘立林义务巡河十多年保护母亲河,靖安县实施河长制之后,他每个月能领到600元补贴。经过几年持续治理,饱受污染之痛的北潦河大桥村段终于迎来重生。“虽然我管的河段短,但是关乎千家万户,为的就是尽自己一份力,将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每当游客夸赞河水清澈,我感到非常自豪。”甘立林说。

其实,早在2018年,靖安县将每年的8月17日设立为河长日,并制定了《河长制“认领人”奖励办法》,对认领人实现“两优先、五减免、一补贴”奖励方式,即优先参加庆典、优先节日走访,免费参观旅游、免费文体观影、免费公共交通、免费体检医保、免费高残疾病意外保险,实行志愿者补贴,增强了认领河长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全民参与、人人争做河长的新局面。

有了成熟的河长制,靖安县坚持岸上岸下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生态质量提升工程,做到“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黄土不见天”。

科技赋能 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靖安县在河湖管护中,运用“互联网+河长”监管模式,采取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方式,提高河湖管护和水环境监测水平。

在靖安有件事为大家津津乐道。世界银行高级环境经济学家索维塔在江西考察时,原本只在靖安“打一站”,不曾想被这里的青山绿水所吸引,多听了几分钟汇报。靖安县河长制取得的成效,让她连连称赞,当场表示一定要为靖安做点什么。索维塔没有食言,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元建设了靖安县水环境监测调度中心,实现水环境监测向智能化跨越。

电影《失孤》取景点之一的靖安蕉坑大桥,还树立着主演刘德华取景时的海报。在这里,穿桥而过的北河碧波荡漾,两岸樟树青翠、满目皆绿。2019年4月,北河获得了“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称号,这是我省至今唯一获此殊荣的河流。

能获得这一项目殊荣,离不开科技赋能。北河实施河长制以前,是“多龙管水”模式,导致管理权力分散,职能不清,管护体制不顺,管护机制不活,河岸被挖得千疮百孔。河长制实施以后,北河沿岸建设了1个水环境监测调度中心、3个水质监测站、9个水质在线测报点,在全县11个乡镇主要河段安装了集水域监测、防盗采河砂等功能于一体的116个视频监控后台,达到实时视频巡查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水域违法情况。

而今,北河宝峰镇周郎村河段一旦有情况发生,人脸识别系统会第一时间向河长黄贞龙推送警报信息,让他及时赶到现场巡查,守护水域平安。

幸福河湖 实现产业共建共享

如今,河长制在靖安县实现了全覆盖,每条河流正在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通过实施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等工程措施,确保河流功能,并逐步实现由“河清”到“河景”的转变。

高湖镇高湖村古楠村小组依靠北潦河,山泉水经村落流入北潦河。良好的生态优势,让这里长满了楠树。前几年,在大家的倡议下,亘田村小组更名为古楠村小组。更名之后,每户以1万元入股成立合作社,养泉水鱼、种高山菜,还以古楠村为名在南昌开了4家连锁店,一年盈利四五百万元,每户每年分红5000元,还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更为关键是,古楠村小组借“水”生财,游客络绎不绝,今年被评为全省“水生态文明村”,2021年,古楠村小组村民纯收入达4.2万元,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靖安县水利局局长余斌说,靖安县统筹治理“水下、岸上”,把美丽河湖治理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将水美靖安建设与全域旅游、特色农业相结合,带动沿河流域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成为沿河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幸福不动产”。

窥一斑而知全豹。靖安县通过对沿河两岸河堤景观进行升级改造,将河堤打造成一道亮丽风景线,这几年,靖安县每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呈现两位数增长;每年旅游业综合收入突破60亿元,绿水青山正在加速转化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王艳凤 本报首席记者 余红举)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