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物
黁“心”闻:从大山到社区 一位青年公益人的十年“逆行”路
2025-05-07 08:52:04  来源:西安新闻网

在长安区韦曲街道航开路社区,居民常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时而蹲在地上和孩子交流活动创意,时而举着手机协调物资搬运,时而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需求。他叫邱超,一位放弃过高薪工作、曾扎根山区支教7年的青年,如今带着“让公益触手可及”的初心,在城市续写着奋斗故事。

邱超在准备五一活动

邱超在准备五一活动

山沟里的“逆行者”:7年时光改写280个孩子命运

2016年,25岁的邱超做出了人生中最“叛逆”的决定——辞掉北京消防的工作,跨越千里来到陕北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支教。这个出生在河北的农家小伙,曾因学费问题几度面临辍学,是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扶让他顺利读完大学。他决定把自己得到过的善意,还给更多需要的人。

他还记得初到陕北学校时的震撼:280名学生中257名是留守儿童,教室窗户裂着缝,孩子们啃着发芽的土豆当午饭。没有工资,他就用积蓄买教具;语言不通,他就跟着学生学方言;家访的山路险峻,他先后骑坏3辆二手摩托车。最惊险的一次,他连人带车翻下山坡,腿上缝了5针。

为了让山里娃看见外面的世界,邱超带着航模队捧回全国赛获奖证书,带着90名孩子走出大山看北京天安门;为了让单亲家庭孩子感受温暖,他每月给全校当月出生的孩子过“集体生日”;为了破解“公益输血”难题,他发起“益购代捐”,把陕北小米、红枣变成孩子们的学费,3年促成32名贫困生一对一结对。

“当第一个孩子通过航模特招进市重点中学时,我觉得摔伤的腿都在发光。”邱超卷起裤腿,腿上的伤疤像道勋章。7年间,他把青春埋进黄土高原,却让280双眼睛映出了星辰大海。这段经历,让邱超先后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河北好人”、第五届“陕西好青年”提名奖、榆林市“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城市里的“守心人”:让公益从“仰望”变成“参与”

2020年,佳县脱贫摘帽,已为人父的邱超带着妻子来到西安。当身边人以为他会“上岸”找份高薪工作时,他却在朋友介绍下加入“青兜兜”公益市集,月薪4000元。

“青兜兜”是入驻社区为居民做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的场所,是志愿者成长的平台。“在山区我是‘外来者’,但社区公益需要本地人一起织网。”他掏出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记着200多位居民的需求:李大娘想要防走失手环,王同学想找编程公益课,张大姐攒了一柜子旧衣不知往哪捐。

他把在山区支教的“土办法”搬进城市社区:设计“需求听诊器”问卷,每周带着志愿者走访50户居民;在旧衣改造活动中,他发掘爱心居民裁缝薛老师当“导师”,带着大学生把400斤旧衣变成蒲团、手提袋,用义卖款反哺社区助老项目;为了让视障人士走出家门,他每周末天不亮就扛着音箱去公园布置“助盲跑”场地,从最初3个盲友到现在60人次参与,有人甚至跑完了5公里迷你马拉松。

平凡里的“微光者”:把每个日子过成公益方程式

整理书籍,是邱超日常工作

整理书籍,是邱超日常工作

早上6时挤地铁,晚上10时还在策划“五一公益市集”,邱超的时间表永远比别人快两拍。妻子薛江妮笑他“把家当旅馆”,却也跟着丈夫成为志愿者。在他办公桌上,摆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山区孩子举着航模金牌的合影,一张是社区盲友在助盲跑中露出的笑容。

邱超回忆青兜兜市集活动剪影

邱超回忆青兜兜市集活动剪影

“有人问我放弃高薪工作后悔吗?你看这些……”他点开手机相册,里面存着200多条留言:“邱老师,我考上师范了,以后要像你一样去支教。”“多亏每周的‘心灵树洞’,我家孩子愿意开口说话了。”……更让他骄傲的是,曾经跟着他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刘权怡,如今能独立策划旧衣改造项目,19岁的马琪蕊写出的公众号推文被大家称赞。

这个五一假期,邱超又要泡在社区,筹备“亲子公益跳蚤市场”,还要给新来的志愿者做培训……“累吗?但你看——”他指着窗外,几位老人正围着志愿者学用智能手机,几个孩子抱着旧玩具往“青兜兜”跑。

从黄土高坡到城市社区,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接力”,邱超用十年光阴证明:公益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把每个平凡日子酿成温暖的故事。

https://sn.ifeng.com/c/8j8b7aKg57D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