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1月23日电 (记者 张璐)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近日落下帷幕。在十五运会中,广州赛区志愿者全面融入赛事运行各环节,成为赛场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23日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获悉,广州赛区坚持以赛事运行需求为导向,科学布局志愿服务力量。广州赛区通过“馆校对接”机制,累计吸引47所高校6.98万人报名,从严遴选9050名十五运会赛会志愿者,覆盖各竞赛场馆以及开幕式、火炬传递等关键节点。其中,2950名开幕式志愿者以“零失误”标准完成服务任务。

天河体育中心西门城市志愿服务站,来自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志愿者结束服务后,与市民群众微笑互动。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供图)
据悉,依托157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约1.8万名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者开展了赛事宣传等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11万小时,构建起“场馆+城市”双线联动的服务格局。同时,“新彩广州全民志愿行动”开展了1095场活动,覆盖市民42万余人次。
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抽调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等单位36名骨干,后期更从广州地铁等单位增派精锐力量,组建开幕式、火炬传递、“双先接待”等专项志愿服务团队,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广州赛区围绕“招募—培训—保障—激励”全流程先后出台11项配套政策,构建起全流程、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并编制29类通用应急预案和多项专项应急预案,开展AED与突发事件应对培训,组织多轮全流程综合演练全面筑牢赛时安全防线。
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还构建了“省—市—区—校”四级保障体系,创新推出心理关爱机制,组建专业心理团队与1300人朋辈队伍,开设“志愿者心微课”。
十五运会期间,广州赛区构建了“通用+专业+场馆+岗位+转换期”五维培训体系,开发20门精品课程,推出全国首部通用手语情景剧教学片,编撰志愿服务管理技术规范,累计开展300期培训,覆盖2.4万余人次。
据悉,广州赛区打造志愿服务场景教学中心,组织5098名志愿者参与25场测试赛及模拟演练,服务覆盖2.17万人次。
此外,在十五运会开幕式期间组织开展了“小海豚故事会”“读书分享会”“志愿初心讲堂”等40场主题活动,打造大型赛会志愿服务“育人样板”,覆盖开幕式志愿者超4000人次。
广州赛区通过组建穗港澳文艺志愿服务队,举办高级研修班、文体嘉年华等活动,推动湾区青年在服务中互动、在协作中共进。
据了解,“青春合伙人”项目的发布,广州志愿礼赞等文化产品的推出,以及海心沙志愿服务主题公园的建设,持续提升志愿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推动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全运志愿服务和城市发展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十五运会期间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志愿者典型。开幕式期间共有81名港澳志愿者上岗服务。

图为“小海豚”暖心护航十五运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 供图)
据介绍,广州将以此次全运志愿服务为契机,持续弘扬志愿精神,传递城市温度,书写更多“青春合伙人”与城市共成长的动人篇章。(完)
https://www.chinanews.com.cn/dwq/2025/11-23/10520446.s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渔村送暖 情满海疆——浙江海警局武尚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纪实
下一篇:聚焦北疆治理新篇章,社会工作专业启新程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