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讯(记者 林靖东 俞舒林 文/图)
海峡那边,“小骑士”顶着烈日在台湾环岛;海峡这边,巴西、香港、澳门、大凉山、山西……世界各地志愿者线上线下开始集结。8日下午,记者在上海翔茂花园度假酒店看到了来自澳门、大凉山等地的20多位志愿者。
“我们都有多年服务经验”
“单车天使”的志愿者每年都从大学校园选拔,今年70多人的骑行团队配有20多名线下志愿者,他们分成骑行、医护、美工、影音、运营5个小组,负责领骑、护航、收尾、医疗、传播等相关工作。
这些志愿者都有一张年轻而热情的面孔,很多人参加过好几届志愿服务。老带新以及传承,组成了这支志愿队稳定的团队文化,有事情不能来线下参加活动的,也会在线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今年的志愿队长张博文,来自江苏。正在读研的他,去年就是志愿队的一员。他细心地把每天的事务做成在线文档,在群里分享。从人员分工、物资调配、线路规划到活动组织、彩排、稿件审核,事无巨细,他都一一指派执行到位。
嘿,人家不但是学霸,执行力也杠杠的。
“我是爱笑的小花姐姐”
爱笑的廖小华,来自澳门大学,被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为“小花姐姐”。
参加“单车天使”志愿队,她是和香港朋友甄希蓝搭伙儿一起来的。她俩是高中同学,甄希蓝先到了台湾,跟随环岛骑行,小华来到了上海。
“小花姐姐”读大三,却有很长的志工经验,她父亲是广东狮子会的成员,她从小便跟着父亲在狮子会服务。考进澳门大学后,她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江西益教活动,也常常去澳门特殊教育活动当志工,“江西的小朋友很好奇,澳门的特殊小朋友很自信,他们有不一样的地方”。但一样的是,志愿服务的延续,会慢慢拉近彼此的距离,她学会了用手语跟聋哑小朋友沟通,也在倾听中学会了更尊重别人,“通过老师、志愿者,大家的坚持和努力,打破距离感”。
“小花姐姐”说,当志工也是对自己的滋养,她从小成绩很好,性格要强,但在当志工的过程中学会了平等与人相处。
下学期大四了,毕业以后的小华,第一选择还是去当志工:“我想多走走,看看,思考一下自己未来的择业方向,而不是被当下学习的市场营销专业局限住了”。
“爸爸说不要走丢了”
15岁马强和14岁的伍忠,来自大凉山。
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做公益,马强说,爸爸交待了:“注意安全,不要走丢了”。
“那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走丢了就打电话呗”,马强说。
马强(右)和伍忠
马强和伍忠来自大凉山爱曦小学,他俩从冕宁老家坐了4个小时高铁到昆明,又坐了30小时火车到上海。俩个腼腆的少年面容黝黑,一笑便露出雪白的牙齿,纯真而灿烂。
比马强小一岁的伍忠比他看过更远的世界,他参加了十届、十一届的志愿者,还是十一届大凉山的骑行队长,他到过上海,也去过内蒙古。“朋友买了自行车,我就借来骑,还学会了变速”,先行先试的伍忠把骑行经验分享给朋友们,自己也在选拔中脱颖而出。
“妈妈说,多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相比马强,伍忠更健谈一些。他看到了上海的繁华,站在东方明珠顶上俯瞰上海,也看到了“很大很大”的内蒙古大草原,住过蒙古包,吃过烤全羊,这些历练让他看起来更老练一些。
伍忠还认识了一个叫大宝的上海朋友,去年8月,大宝来到大凉山,送了他一个三星堆的文创戒指。伍忠到上海,大宝的妈妈教他写作文,还带他们去了无人机基地,操作了无人机,这些都是开心的回忆。
“将来,我上大学了,有成就了,或者创业,我要去帮助更多人”,小小的伍忠,做公益的种子已经在心底深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7096460210864296&wfr=spider&for=pc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物品 肃州基层治理有妙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