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英吉沙县开展“喀什有礼·礼在英吉沙之助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巴扎日”活动
2025-07-22 10:08:48  来源:央广网

7月19日,“喀什有礼·礼在英吉沙之助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巴扎日”活动在新疆英吉沙县乌恰镇巴扎热闹开启。此次活动由19个志愿服务单位联动协作,设置四大服务区,将政策宣传、文化体验、健康服务等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刻内涵。

英吉沙县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巴扎日”活动 (艾孜再姆 摄)

活动在“礼韵传薪”文化志愿服务队带来的扇子舞《红红中国年》中拉开序幕。随后,古典舞《太极扇》《形态礼仪操》《古典舞青花瓷》、乐器演奏《二胡独奏》、集体舞《有那么一个地方》等节目轮番登场,精彩不断。表演间隙,乌恰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开展惠民政策宣讲,“法治护航”普法志愿服务队穿插反诈、禁毒宣传,并开展知识问答。台上表演精彩纷呈,台下村民掌声不断。“文艺+宣讲+志愿服务”的形式,不仅为群众送上一场精彩纷呈的精神文化盛宴,更让政策知识以鲜活生动的方式走进群众心里,实现浸润人心的良好效果。

“礼韵传薪”文化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带来精彩的舞蹈 (艾孜再姆 摄)

“法治护航”普法志愿服务队开展禁毒知识问答 (艾孜再姆 摄)

乌恰镇尤喀克包孜洪村村民热孜耶姆·吾加木拜尔迪说:“今天的巴扎日活动太好了,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节目,还学到了不少实用的反诈和禁毒知识,增长了见识。最让我开心的是,在抢答环节答对问题,领到了小奖品。这样的活动既能让人看热闹,又能学到东西,很有意义。”

在民生服务区,“金惠万家”金融志愿服务队为群众科普储蓄、贷款、保险等金融知识,解读惠民金融政策,预防金融诈骗;“种养百事通”志愿服务队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技术指导,介绍现代农业政策;“医心为民”健康志愿服务队借助“移动诊疗站”为村民免费测量血压,提供慢性病、常见病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并为有需求的患者免费提供药品,让健康服务真正暖到群众心坎里。

“医心为民”健康志愿服务队为村民免费测量血压 (艾孜再姆 摄)

乌恰镇巴依买里斯村村民帕太姆妮萨·麦麦提图尔荪说:“今天去巴扎本想买日用品,发现有免费义诊的活动,就请医生给家人做了检查。这种在巴扎就能看病的方式很方便,不用跑到县城,真正把健康服务送到了大家心坎里。”

“焕新形象”美妆志愿服务队为村民免费化妆 (艾孜再姆 摄)

在生活服务区,“焕新形象”美妆志愿服务队为村民们提供免费化妆服务,同时开展日常化妆技巧教学与形象管理小知识分享,助力大家从“头”开始塑造得体形象,让“场合有分寸”渐渐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自然常态。

“薪火相传”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给群众宣讲党章和红色革命故事 (艾孜再姆 摄)

在文化体验区,“薪火相传”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红色英吉沙”革命故事微宣讲,并为群众提供红色书籍借阅;“匠心传艺”非遗志愿服务队引导孩子们画扇子、画脸谱,感受非遗魅力;“童享阳光”亲子志愿服务队借助科学仪器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小实验,感悟水的浮力、光影原理等;“活力英吉沙”工青志愿服务队则组织趣味套圈等小游戏,引导孩子树立“文明竞技、有序游乐”理念。

“匠心传艺”非遗志愿服务队引导孩子们画扇子、画脸谱 (艾孜再姆 摄)

乌恰镇巴格艾日克村小学学生萨代提古丽·约麦尔艾力说:“今天跟妈妈一起来逛巴扎,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在扇子上涂鸦,我也忍不住凑上去画了一把。”

“安全同行”生产志愿服务队给群众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艾孜再姆 摄)

在政策宣传区,“医保春雨”便民志愿服务队为村民解答参保、报销等医保政策,还开展有奖问答,把惠民政策讲明白、帮到位;“平安守护”消防志愿服务队为大家讲解消防器材使用、火灾扑救等知识并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安全同行”生产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普及用火、用电、燃气安全等知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此次活动,共为8000余名群众提供了贴心服务,现场发放礼品1905件、宣传单2600余份,赠送药品价值达800元,现场高效解决群众各类诉求390件,切实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系列“巴扎日”活动,不仅架起了党群连心桥,更通过文化浸润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英吉沙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科负责人王燕杰表示,接下来,不仅要让“巴扎日”的志愿服务常态化,更要往细里做、往实里走,聚焦乡亲们的需求,让文明实践活动融入日常、随处可见。同时,还要把各方力量聚起来,一起用志愿服务让英吉沙更文明、更温暖。(艾孜再姆 麦麦提艾力)

https://xj.cnr.cn/xjfw_1/xcxm/20250721/t20250721_527275373.shtml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