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将于9月4日19时30分在芷江和平文化园胜利广场开幕。届时,将有约4000名中外嘉宾及人民群众代表现场参与。开幕式民族文艺演出以芷江深厚的历史积淀为底色,以和平文化在芷江的发展为脉络,在以太和塔为核心的实景舞台上铺陈出一幅以和相交、美美与共的时代画卷。
中外宾朋齐聚芷江 共启和平新篇章
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由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共怀化市委、怀化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共怀化市委宣传部、中共怀化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中共芷江侗族自治县委、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执行。
中外和平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代表、国内抗战老兵及家属代表、美国“飞虎队”老兵家属代表、国际友好人士代表、在华青年留学生代表、“国际和平城市”代表、国际友好城市代表、企业家代表等约100位特邀嘉宾受邀参加本次“和平文化节”,他们将共赴芷江,探讨和平发展路径,见证芷江“和平文化”发展向深向远。
本届和平文化节覆盖政务、文化、体验三大维度,包含记者见面会、外国嘉宾会见、观摩夜游、开幕式、民族文艺演出、和平文化交流座谈会、友好签约座谈会等丰富活动,让中外嘉宾全方位感受芷江的和平文化底蕴,在向世界传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理念的同时,展示芷江的发展速度与侗乡人民的热情。
科技光影赋能:在地标与时空里读懂和平
不同于传统舞台的“平面”视效,本届文化节开幕式及民族文艺演出以芷江和平地标太和塔为核心载体,借助前沿光影科技、无人机秀等打造出虚实结合的立体演出空间。
本次的舞美设计暗藏巧思,固若金汤的“长城”环抱太和塔,一轮“圆月”当空高悬,将守护和平的家国情怀与诗意浪漫的意境融合,碰撞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平之约·光启芷江》点亮仪式更是一大亮点。届时,无人机携光球升空,与现场夜景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地上和平塔、空中星光河”的立体画面。
民族文艺演出的节目创排则以时空对话、多元艺术形式融合为主要特色,勾勒和平文化的发展轨迹:大型音诗画《砥柱湖湘》以朗诵结合光影,再现湖湘儿女坚守信仰、践行使命的精神内核;音乐情景剧《飞虎·世界》还原国际友人携手互助的真实往事,生动诠释跨越国界的友好情谊;跨时空情景表演《芷江,向海而生!》则以三个层层递进的篇章——沈从文与芷江的文化羁绊、岁月里龙津桥的坚守、如今芷江对接国际发展的新貌,描画出芷江和平文化的清晰脉络。
中外艺术对话:让芷江和平故事走向世界
本场民族文艺演出节目中所呈现的“国际范儿”也并非简单的元素叠加,主题曲《和平》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曲目将由新西兰流行歌手与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歌唱家联袂演绎,让和平之声成为联结世界的“声波桥梁”。
值得一提的是,民族文艺演出将邀请芷江群众演员参与。这些演员正是芷江和平文化最质朴的代言人。芷江一中的学生们和当地舞蹈学校的孩子们,将带来舞蹈《嘎笛悠悠》和《扯糍粑》,侗族大歌队与芦笙表演队则将带来原生态的歌声和器乐表演,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和平的珍视。
第六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民族文艺演出将在央视网直播,让我们共赴这场“和平庆典”,以文化为桥、和平为愿,共同守护人类共有的和平家园。(央视网记者 徐偲 孙帆 彭文茂)
https://local.cctv.com/2025/09/01/ARTIxD83J3y1jAljKXpMaB4i250901.shtml?spm=C84918.PqvzMCO0QQvU.Eq5PG7t8Thea.3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聚侨兴国·丝路圆梦”海外侨领研修班在厦门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