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物
陈旭:热心公益 传递人间大爱
2025-11-06 10:07:4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现年55岁的南部县公路二局干部职工陈旭,在部队15年里,铸就了骨子里的执着和坚毅。2001年,他退伍转业回到家乡南部后,一次偶然与一块“奇石”结下不解之缘。随后,他收藏“奇石”便成了一生嗜好,自费积蓄足迹踏遍川内各地,致力于非物质奇石文化发掘、保护和传承;他热心公益,积极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善良和真情为社会需要帮助之人送去人间大爱。

收藏奇石 倾尽家当做自己事

赏石艺术是以天然形成的观赏石为审美对象,通过对其自然的造型、纹理、色彩、质地等元素,赋予其审美意韵和人文内涵。

2001年,陈旭从部队转业回到南部,一天下班后,他独自一人骑着摩托来到南部嘉陵江边散散心,走到不远处时,突然一块形似白鹭的大石头映入他的眼帘,顿时对石头产生浓烈兴趣,捡在手中爱不释手地带回家。

从此,陈旭热爱收藏“奇石”的爱好悄然开始。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嘉陵江沿岸1345公里,骑坏摩托车7辆,穿破200余双鞋,收藏“奇石”重达100余吨。在县公路二局两间收藏展厅里,琳琅满目的石头色彩艳丽、石纹清晰、清丽而又典雅,一眼望去栩栩如生,似花草、似山水、似飞鸟、似猛兽、似少女、似罗汉……

“水笑有声鱼跃欢,石寂无语人解禅。”几十年来,陈旭凭借个人爱好,在老家大王镇宝马河社区创办了个人奇石博物馆“旭川博物馆”,在南充各县市区成立奇石赏石协会,吸纳会员参加,更好地宣传嘉陵江奇石文化。他的个人奇石艺术品先后参加各级展览活动100余场次,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2020年12月,南部嘉陵江奇石赏石艺术被南部县列入县级非遗名录,成为全国首家县级奇石赏石艺术保护名录。陈旭作为传承人代表,是南充市奇石协会副会长、南部县陵江奇石协会会长。“我将致力于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薪火相传的践行者。”陈旭表示,他将用实际行动积极探索“非遗+”模式,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热心公益 传递人间大爱

2000年8月一天晚上,陈旭家里电视里播放的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少年爱心圆梦活动节目,引起了他特别关注。“在寒风中的贫苦孩子,他们那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电视画面中,陈旭目光闪着泪花,内心感触良久。从那时起,帮助困难群众成为他事业的一部分。

在多方力量汇聚下,2014年初,陈旭与范其飞、马毅等人发起成立了南部县蒲公英圆梦志愿者协会,至今已发展140余名会员,成为南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十年来,该协会组织开展大型公益活动70余次,动员6000余人参与各项爱心活动,志愿者无偿出车1388车次,为乡镇学校送去“温暖包”500余个,帮扶困难家庭91户,资助困难学生752人,走访、慰问高龄老人400余人,受益群体2.7万人,累计发放帮扶善款168万余元。陈旭个人资助困难学生60余人,帮助环卫工人、弱势群体1500余人。

舍己为人,大爱无疆。陈旭还坚持无偿献血,荣获2022至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铜奖,无偿献血5700毫升。2018年10月31日,这天是陈旭生命意义重要时刻,他与中国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献签证,充分彰显了人间大爱。(供稿/供图:南部县委宣传部 高林阳)

https://scnews.newssc.org/system/20251105/001567924.html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