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物
二十载初心不改,爱心余晖暖静东
2025-11-12 09:31:23  来源:日照新闻网

来源标题:二十载初心不改,爱心余晖暖静东

静安东里社区优秀志愿者赵佩菊

在静安东里社区,有这样一位熟悉的身影:自2000年退休后投身社区工作以来,二十余载光阴,她始终怀揣着一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赤诚之心,将自己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了邻里,成为了大家心中最信赖的“主心骨”和最温暖的“贴心人”。她是居民心中的“赵大姐”,是社区党员志愿者的榜样人物——赵佩菊同志。

生于五一,初心如一

赵佩菊,生于1951年。青年时代,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内蒙古建设兵团参与建设工作,以满腔热忱与坚定信念,为祖国边疆的发展挥洒青春汗水。1975年返城后,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责任与担当融入每一项任务之中。

退休后,赵佩菊在用心经营家庭的同时,毅然走出家门,将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无私地奉献给社区。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退而不休”的初心,持续散发着温暖而强大的光与热。

“当时老伴儿心疼我,退休了就让我在家休息。”赵阿姨笑着说,“可我总觉得,党员就要为群众做点实事。”2000年,她正式走上“岗位”,从居民党支部书记做起,这一干就是二十五年。

迎难而上,默默奉献——社区的“主心骨”

与机关不同,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人情复杂。赵书记深知“心要细、话要稳、身要勤”,她用真心换来了信任,用责任凝聚了人心。

2000年初入岗位,她就遇到一次特殊事件——一位居民突发重病离世。当时老人的女儿远在国外,赵书记义无反顾地帮忙协助处理后事,帮老人整理遗体、联系医院。她说:“当时确实也害怕,虽然怕,但那是人,就该有人站出来。”自此,她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也在社区扎下了根。

化解纷争,扶困助弱——居民的“贴心人”

二十多年里,赵书记参与调解了百余起居民矛盾。曾有一户因房产继承起诉至法院,她实事求是地出具居委会证明,为离婚后仍照顾老人的儿媳妇证明其事实付出,最终帮助当事人平息分歧、家庭重归和睦。“党员就得主持正义,不怕担责任。”她的语气里充满了坚定。

她热心助人,善于发现困难家庭。得知楼内一户居民生活拮据、老人病重,她主动发起捐款倡议。“大家三十、五十随意捐点儿,意思到就好。”短短几天,就筹得上千元。用真诚劝导、用信任支持,在她的帮助下,一家人平稳度过了难关。

担当示范,凝聚合力——小区改造的“领头雁”

在老旧楼房管线改造项目遇到困难的时候,赵书记自告奋勇,挨家挨户做工作、打电话解释政策、化解矛盾、签署同意书。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她轻描淡写的说:“这不是帮别人,是帮咱自己,保全楼的居民安稳。”凭着耐心和公信力,最终全楼内110户居民签署同意书,顺利推进了改造。

心怀善意,温暖长久——居民的“赵大姐”

疫情来临时,她自己身体欠佳,虽然如此,仍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逐户排查、慰问独居老人。多少个深夜,她陪着老人等救护车、送去医院、帮忙收拾家务。一位年近九旬的阿姨知道赵书记腿不好,特地为她织了一双护膝,她说:“这

就是居民对我的最大奖励。”这副护膝赵书记至今珍藏。

如今,她已进入古稀之年,身担社区居民党支部书记一职,管理着支部里六十多名党员。尽管手术后手有些颤抖,她仍坚持在支部书记和小区志愿者的岗位上。她常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我就该支持社区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赵书记常教育她的两个女儿:“不管在哪儿,行得正、待人诚,帮人如帮己。”这份质朴的家风,也正是她二十五年默默奉献的写照。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积德行善,是一辈子的修行。”——赵佩菊

在静安东里社区,赵佩菊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党员的初心和志愿者的情怀。她不是舞台上的明星,却是居民心中永远闪光的那盏灯。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5/1111/8579905.shtml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