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兆莲)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激发全民参与热情,今年,灵武市聚焦群众所需所盼,以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便民举措,让“为民办实事”的温暖直抵人心,用服务实效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城区街道创新打造“优选、优待、优育、优爱、优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成为提升城市文明素养的生力军。依托网格员责任包抓机制,社区工作者深入街巷,访民情、解民忧,将优质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更值得一提的是,灵武市推出“灵武AI社工”微信小程序,智能分析2097个居民微信群动态,精准抓取群内“吐槽”,自动归纳生成待办事项与建议,让社区工作者在分身乏术时也能敏锐捕捉群众诉求。这一“数字社工”已辐射服务16.1万居民,真正实现“不出家门就能办、动动手指就能办”,高效解决了一批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
同时,针对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灵武市多部门联动,推出暖心“上门服务”。市民孙先生因家中老人行动不便,在办理房产过户时遇到困难。灵武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合住建局迅速响应,主动上门为其现场办结过户及网签手续。今年以来,灵武市将面向老年人、重病或行动不便群体的“上门服务”常态化,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成为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素养的生动注脚。
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灵武市以制度保障和服务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多证联办”审批模式,拓展“多规合一”应用,推进“多测合一”改革,大幅提升服务效能。目前线上证照同步发放率高达95%,累计归集电子证照89种22万余件。
灵武市还开通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创新“三端并联”工作机制,提供“管家式”服务,实现“申报即审、审过即发”,企业开办平均耗时从1个工作日压缩至3小时。通过“开门问需”等活动征集企业诉求,办结率达100%,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灵武市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高效的“服务清单”,以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推动城市文明素质和整体文明水平持续提升。(图片由灵武市委宣传部提供)
http://www.nxnews.net/yc/jrww/202507/t20250702_10756901.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巴中南江:为留守儿童撑起一把把“守护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