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伍家岭街道社工站:探索“个性化助医”服务模式,点亮“心灵之窗”
2025-09-15 10:14:31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8日讯(通讯员 牟晓锐 李苗)近日,伍家岭街道社工站社工陪同辖区一位肢体残疾的老人前往眼科医院总部进行了全面的眼部检查,并开展上门回访,持续关注老人术后恢复情况与生活需求。基于此次服务经历,伍家岭街道社工站深入探索并实践了“个性化助医”服务模式。

精准识别需求,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发现”

在一次日常走访中,伍家岭街道社工站认识到这样一位服务对象——一位患有眼疾的重残低保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该服务对象一直未能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对就医的需求十分迫切。

社工站往往是在服务对象明确提出“我需要你陪同”后才开始提供服务,但这种模式属于“被动响应”。在伍家岭街道社工站,社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交流,主动挖掘出服务对象内心深处的就医渴望。社工意识到,对于此类群体,由于身体限制和心理顾虑,她们可能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或者难以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

因此,伍家岭街道社工站开始转变服务思路,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发现”。社工们积极深入社区,主动与残疾老人交流,重点关注这类老年人的健康和就医需求。在拉家常的过程中,让服务对象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困扰,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问题和就医需求,为后续提供精准的助医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全流程闭环服务”机制

在本次重残低保老人的服务案例中,伍家岭街道社工站社工提前了解老人病史、医保情况及特殊需求,同时联动医院,沟通无障碍通道及优先就诊安排,实现“精准对接”。

在陪诊期间,社工不仅提供全程交通陪同,更协助完成挂号、分诊、检查、咨询等环节,充当服务对象的“就医导航员”和“情感支持者”双重角色。此外,服务对象的就诊结束并不等同于服务结束,社工站社工通过上门回访,持续跟踪视力恢复情况,评估生活适应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服务方案,形成“服务-反馈-优化”闭环,长效跟进。

打造“三维支持”的个性化助医服务模式

基于本次案例,社工站提出关于残疾人个性化助医的“三维支持”服务模式:一是物理支持无障碍。链接社会资源提供交通接送,通过优先选择无障碍设施完善的医疗机构,消除物理环境障碍。二是流程支持人性化。针对残疾人就医流程中的“堵点”“难点”,提供一站式陪诊服务,减轻患者及家庭负担。三是情感支持专业化。通过社工的情绪疏导和心理陪伴,缓解残疾人就医时的焦虑与不安,增强治疗信心。

此次服务是伍家岭街道社工站深化精准助残工作的一个缩影,不仅有效解决了残疾老人就医难的实际问题,更注重全流程服务与人文关怀。未来,社工站将继续聚焦困难群体需求,联动多方资源,构建更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真正实现“助人自助”,用专业服务温暖每一户家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2702803858216538&wfr=spider&for=pc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民建朝阳区委连续17年慰问安华学校特教教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