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作为聚焦医学机器人领域的大型公共科研项目,备受关注的“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队列调查” (Survey of Medical Assessment for Robot Technology – SMART)项目举办专场圆桌讨论,成为进博会医疗创新板块的焦点。
SMART项目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于2023年发起,自启动以来,始终以建立符合中国医疗实际的医学机器人价值评估体系为核心目标。目前项目已覆盖全国7大区域、17个核心研究中心。通过收集真实世界数据,系统验证手术机器人的临床效果与经济价值,为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技术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聚焦本土创新实践:共筑手术机器人卫生经济学价值新标准
本次圆桌讨论会现场,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钦伦秀、直观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总裁葛岚(Glenn Vavoso)、直观复星首席执行官刘釜均四位嘉宾展开深度对话,重点探讨了如何以中国真实世界证据为支撑,将全球经验与本土实践深度融合,推动“在中国,为全球”的创新转化,同时分享了利用本土真实世界数据验证手术机器人临床与经济价值的最新进展。

(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队列调查项目圆桌讨论)
谈及手术机器人在医疗行业的创新价值及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指出:“从价值医疗层面,手术机器人不仅能缓解我国医生资源稀缺困境,让边远地区患者有机会获得顶级医生的手术服务,还能大幅缩短医生成长周期,加速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在行业创新与趋势层面,‘医学机器人卫生技术评估队列调查’项目收集的数据有望成为数字时代推动医学创新的关键支撑,当前医疗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赛道,手术机器人更是该赛道的领先领域,相关研究可以帮助挖掘手术机器人的使用价值,推动其更好地落地临床、惠及患者,最终助力提升患者对先进医疗技术的可及性,推动中国医疗体系从量到质的转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钦伦秀结合临床实践指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复杂肝胆肿瘤手术带来多维度突破。视觉上,其裸眼三维立体视野搭配可调节放大功能,无需医生额外戴镜,还整合荧光成像技术,能精准辅助判断手术路径、切除范围及肿瘤边界;操作中,灵活机械臂,可破解狭小空间精细操作难题。既通过精准操作减少患者术中损伤、改善术后恢复,也能减轻医生体力负担,有望有效延长外科医生职业黄金期。此外,手术机器人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猛,建议完善培训以缩短年轻医生学习曲线,建立评估体系明确适应症,推动技术规范应用。”
多款系统联合亮相,构建覆盖“诊断-治疗-培训”的全链条手术机器人生态
在推动精准医疗从“技术可及”迈向“价值可及”的进程中,建立科学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不仅关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更直接影响创新技术能否真正普惠患者。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直观复星依托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代表性技术平台,持续支持本土化卫生经济学研究,致力于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医疗实际的价值评估体系,为促进创新技术合理应用提供实践支撑。
在本届进博会期间,直观复星再次以全新阵容亮相,其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on 支气管镜机器人、SimNow2训练模拟器等多款机器人系统及数字化创新产品亮相,标志着直观复星正加速构建覆盖诊断、治疗、培训全链条的多元产品协同生态,致力于让先进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从左到右依次为:SimNow2训练模拟器、达芬奇Xi手术系统、达芬奇SP手术系统)
作为历届进博会的“明星产品”,其中,达芬奇Xi手术系统已实现“中国智造”,成为直观复星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成果。截至2025年9月底,该系统已累计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服务患者超81万人次。与之形成补充的是专为单一切口或自然腔道设计的单孔手术机器人达芬奇SP手术系统1,该系统目前已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药械审批“绿色通道”。未来随着该系统在中国大陆的上市,将进一步完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产品生态布局。Ion支气管镜机器人针对临床上面临的肺深部小结节诊疗难题,能够精准、高效的完成肺外周结节诊疗,将早期肺癌诊疗提升至新水平。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患者超300人次,展现了其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Ion支气管镜机器人)
在高端设备持续创新的同时,本次同台亮相的还有SimNow2训练模拟器2,该平台可以为医院及医生提供更完善的手术机器人学习、认证、模拟及技术提升等培训,为医院及医生构建起完善的技术提升体系,同时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在中国的规范、安全应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的“全勤生”,直观复星通过技术创新、学术共建、公益实践及人才培育的多维融合,彰显持续深耕中国、服务患者需求的坚定承诺。直观复星首席执行官刘釜均博士表示:“八年连续参展进博会,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一国家级创新枢纽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强劲驱动力。直观复星正在加速构建以中国医患需求为核心,融合本土创新、系统培训、高品质服务与AI智造的手术机器人生态圈。我们始终追求从‘性价比’到‘质价比’的跨越,以高品质全链条医疗服务,让患者享良医,医生施良术,医院提良效,最终推动社会医疗服务水平全面升级,持续助力‘买得起、用得精、管得好’的行业愿景落地。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携手各方共同推动精准微创医疗生态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更多创新力量。”
(备注:该文为行业观察,仅供参考。)
https://health.cnr.cn/sy/zx/20251111/t20251111_527426627.s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AI+医疗”协同创新 破解民生健康难题
下一篇:揭秘进博会背后的医疗保障:上海6家三甲医院主导,两个医疗站24小时服务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