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介绍社会救助情况,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增约两成
2025-10-15 16:25:37  来源:解放日报 张煜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介绍了“十四五”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进展与成效。

胡海峰表示,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基础性、兜底性的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十四五”以来,民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他介绍,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推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民政部在完善低保制度方面,明确将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上,加强照料服务;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推广“在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的做法,更好发挥“兜底的再兜底”作用。

同时,全国范围内已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推动专项救助覆盖更多困难群众。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社会救助法(草案),标志着社会救助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保障水平方面,胡海峰指出,国家已建立低保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并完善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同时,各地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并重的综合模式转变。

胡海峰介绍,民政部已全面建成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困难群体的监测预警与及时救助;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目前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已开通3771条,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各地还在探索形成精准认定、动态监测、因需推送、分类救助、结果反馈的闭环运行机制,打造弱有众扶的“一张幸福清单”。

同时,民政部积极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机衔接、高效联动,让更多社会资源汇聚到困难群体身边。

在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方面,胡海峰表示,民政部持续完善政策衔接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已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推动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展望下一步工作,胡海峰表示,民政部将继续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救助“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的功能,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在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助力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原标题:《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介绍社会救助情况,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增约两成》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996711.html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