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26日,由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主办,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生涯规划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江苏省中小学校长沙龙在南京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科普引领·科教育人:共筑科学教育新生态”,来自全省近七十名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分享实践经验,从理念引领到实践路径,系统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沙龙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强调,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拥抱变革,进一步拓宽科技教育工作思路,以创新实践探索有效育人路径。
北京理工大学特种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罗庆生作《人工智能+基础教育》专题报告,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融合的可能路径与深远意义,为中小学校推动科学教育提供了重要启发。南京市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分享了金陵中学在高中与高校贯通培养模式上的实践与成效。
26日下午,沙龙分小学、初中组和高中组开展专题讨论。小学、初中组以“科学教育特色校建设”为主题展开交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副校长王道标提出要以科创为翼,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副校长顾春宝分享了学校从多个层面探索科学教育,让科学知识扎根于校本土壤,赋能学生成长的实践;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常务副校长刘丽春介绍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培养探索精神的育人方式;江阴市毗陵路小学副校长曹凤娟阐述了如何以“工程思维”为核心,将抽象素养转化为可践行的教学实践,推动培养创新人才;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副校长谈琴芳分享了“绿色+科技”融合提升科学素养的探索;南京江北新区浦洲路小学副校长徐静则介绍了以少科院建设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的实践经验。
与此同时,高中组围绕“科学教育与双高衔接”主题展开了深度交流。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高磊系统阐述了“大科学课堂”涵育科学家精神的具体路径,以及如何通过课程与机制创新夯实学生科学素养;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副校长龚亮亮分享了“大科技教育”理念下科技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系统实践;南京天印高级中学校长张昌军聚焦个性化教育,强调尊重学生差异、激发个体潜能,构建多元发展通道;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高中党委书记周晓阳介绍了学校在AI赋能发现式学习方面的实践蓝图,展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重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书记朱广军以“高——大衔接”视角,探讨了示范高中育人模式对学生长期学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本届校长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江苏省内中小学校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更集中展示了江苏基础教育在科教融合与双高衔接方面的积极探索,为不同学段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http://js.ifeng.com/c/8n2L5m39Xyw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