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晚上过来看书复习、参加活动,既充实又温暖。有了青年联系卡,遇到问题随时能找专业老师咨询,特别安心!……”10月14日晚,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青年之家”依然灯火通明、气氛热烈,志愿者们三五成群,有的专注阅读,有的交流读书心得,还有的分享工作中的趣闻乐事——这正是青年之家夜晚的日常一景。
自2024年正式运行投入使用至今,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团委精心打造的“青年之家”已成为当地西部计划志愿者和青年群体晚间学习、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站内不仅配备各类图书资料,还设置了专门的解惑咨询区,涵盖公文写作、法律咨询、就业创业、心理咨询等多项专业服务,切实满足青年多元化需求。
“我们通过建立‘青年联系卡’制度,整合区内专业资源,确保志愿者们能第一时间获得针对性指导。”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团委副书记卡库拉·叶尔肯介绍,墙上悬挂的“青年之家活动计划表”清晰罗列全年活动安排,并明确标注团员权利与义务,帮助青年强化身份认同与责任意识。
此外,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团委还牵头组建了篮球社、羽毛球社、茶社、电竞桌游社、音乐社等五大社团,全方位丰富志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达坂城区“青年之家”已逐步成为志愿者们的情感归宿与发展平台。其“学习+娱乐+指导”的运营模式,不仅缓解了青年群体工作后的疲惫,更通过系统化服务助力其能力提升与身心成长。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打造好‘青年之家’这一服务平台,拓展更多特色社团活动,深化青年联系卡机制,让这里真正成为志愿者们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卡库拉·叶尔肯说。
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加尔肯别克·特尼斯别克)
http://ex.chinadaily.com.cn/exchange/partners/82/rss/channel/cn/columns/j3u3t6/stories/WS68ef3a14a310c4deea5ec619.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闭幕式数千名志愿者已准备就绪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